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伊斯特拉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伊斯特拉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因为溶岩缺水
伊斯特拉半岛的海岸线犬牙交错,半岛地形基本上是由石灰岩高原组成,许多地方由于岩溶地形而缺水。东北部有第拿里阿尔卑斯山脉,乌奇卡山,海拔1401米是最高点。这些不算高的高坡逐渐向南和向西走低,起起伏伏地伸向亚得里亚海。半岛的部分地区有茂密的森林,森林遭滥伐之处正在重新造林。缺水的岩溶地区多灌木植被。属地中海气候,夏季干热,冬季暖湿。
是瑞典语、芬兰语、丹麦语、挪威语、瓦隆语和伊斯特拉-罗马尼亚语(Istro-Romanian)的一个元音字母。其他使用这个字母的还有查莫罗语、格陵兰因纽特语、律勒欧-萨米语(Lule Sámi)、斯科特-萨米语(Skolt Sámi)和南萨米语。
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(大多为石灰岩)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,又称岩溶地貌。除溶蚀作用以外,还包括流水的冲蚀、潜蚀,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。
喀斯特(Karst)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,当地称谓,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,“喀斯特地貌”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。
我国云贵高原、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。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,如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、天坑等地理现象。
就是岩溶地貌。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,早在宋代和明代的王守仁和宋应星,就对石灰岩岩溶地貌做过比较确切的描述。
特别是宋应星,还对岩溶及石灰华的再沉积机理,做过开创性的研究和记述。但明代徐宏祖(1586年—1641年)所著的《徐霞客游记》记载最为详尽。
“喀斯特”是亚得里亚海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,当地称为Kras,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。近代喀斯特研究因19世纪中叶发轫于此地而得名。
喀斯特地貌分布在碳酸盐类岩石(石灰岩、白云岩、泥灰岩等),硫酸盐类岩石(石膏、硬石膏和芒硝)和卤盐类岩石(钾、钠、镁盐岩石等)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,易(可)溶岩总面积达5100万km2,占地球总面积的10%。从热带到寒带、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的发育。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、面积大,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,其中以广西、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,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。
喀斯特地貌以岩石突露、奇峰林立为特征。
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、石林、峰林、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、落水洞、盲谷、干谷、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;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、地下河、地下湖等;与地表和地下密切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、落水洞、穿洞、天生桥等。
19世纪末,南斯拉夫学者茨维奇(J.Cvijic)借用亚德里亚海北部沿岸喀斯特高原的名称来形容石灰岩的地貌、水文现象。
“喀斯特”在地理学和地质学中作为岩溶地貌的代名词始于20世纪初欧洲地质学家H·Stelle对喀斯特高原的KarstVillage的研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斯特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伊斯特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